书评 | 《我在北京送快递》

前段时间读《马斯克传》的时候,发现自己相较于关注马斯克作为领导者的雄韬伟略或者独断专权,更感兴趣的是作为底下的员工应该如何在高压下权衡事业与生活。因此当我看到《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时候感觉正合心意,也期待可以从书中看到另一面现实。

这本书和我预先设想的内容有轻微出入,不过依然具有极具个人色彩的独特性。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工作的多样性。这里的多样性不止工作类别的多样性(售货员、保安),还有社会阶级上的多样性。作者既当过快递员这种纯粹的无产劳动者,也从事过服务业以及个体经营户,也有过小规模的创业,一次工作内容某种意义上来说涵盖了多个阶级。
  2. 行文的平实性。平实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上的平铺直叙,因此也被部分人批评为流水账。我个人认为流水账也是一种行文风格,更何况作者是刻意为之的平铺直叙,因此这更像是一个特点而非缺点。二是情绪上的平淡,作者有着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心境上也从刚工作时的天真稚嫩变成了一种大理隐居式的平静洒脱。我正处在作者笔下那个无知幼稚的时期,如果对于作者久经风霜后的生活态度评头论足显然有些大言不惭了,因此阅读过程中一直当做在听一位前辈讲故事聊天,阅读体验也比较轻松愉悦。三是政治上的平和,能看出来作者旁敲侧击了诸多社会问题但并没有延伸,而是通过戏谑自己后知后觉或者心态转变的方式点到为止。当下社会对于政治有两种极端思维,一种听到政治关键词就避之不及并念叨“莫谈政治”,而另一种见到什么社会问题都会搬出一套阶级斗争论大肆批判。作者采取了一种成熟且温和的叙述方式旁敲侧击,同时将读者注意力从政治阶级上的发散转移到聚焦个体的生命力与复杂性,我认为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以及酷爱宏观叙事但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学生大有裨益。
  3. 内容的聚焦性。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工作经历,因此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历之外的内容,比如作者的爱情经历、兴趣爱好(写作本身算是职业的一部分了)。描写人物也是如此,都是聚焦于人物本身,没有先验预设刻板印象,也没有后验总结归纳人物特质。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他可以是一位业务能力强但是偷窃店内设备的打工者,也可以是一位毫无经营才能但是待人友善的管理者。作者本身更是如此,既可以是任劳任怨的服务生,也可以是抢占艺校女生生意的商人。作者试图呈现每个个体本身性格与行为的多样性,而不是对多个人进行总结提炼出某些类别上的“共性”。这种一以贯之的聚焦性与作者的平实语言相辅相成,弱化了社会现实背后激烈的矛盾,而是以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轻松乐观的呈现,当然其中暗含的苦闷读者们也能切实感受到。

书中篇幅最长的物流公司经历真实且残酷:杂乱的工作环境、零和博弈的同事竞争、形同虚设的劳动法,以及精通PUA的领导,描绘了一幅弱小螺丝钉在宏大资本机器中孤立无援的景象。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感。一方面员工之间因为任务分配问题会陷入零和博弈,而轻微的地位差距(比如一个人资历更老)又会加剧分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在员工所受到的压迫与不公中,一部分只能自认倒霉,但另一部分会以迁怒的方式扩散到其它人身上,比如收快递的居民以及路上的行人。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带有这种扩散性的情绪宣泄,那么社会的水面会泛起无尽的涟漪。

这种现象可以很恰当的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解释:快递员不具有自己劳动成功的控制权,在终日单调派送快递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对自己本质的异化,以及使社会关系冷漠且疏离。

我也在想,为什么很多人谈起主义头头是道,但是对于上门的快递员与外卖员有时都会恶语相向。诚然,就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小小的快递配送小组都可以产生复杂的利害关系与人情冷暖,但是因为这些不够纯粹的动机与行为而对于社会中广义上待遇不公的群体产生偏见与歧视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精英主义论调。更何况绝大多数人都算不上精英,往往就像书中提前偷学了几天手艺的面包店学徒一样,对于新人的提问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并加以五十笑百的嘲笑。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更加两难的社会场景,比如看到其他员工偷窃商品时自己应该如何反应,又或者当老板委任自己一个管理性质的工作时是应该多关注同问打工者的员工权益还是优先考虑公司利益。有的时候确实会感慨于人心的污浊(自己也是如此)与社会的荒诞,但也更能感受到《米开朗基罗传》序言中那句名言的重量: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的话,我个人觉得在最后一章中体现得比较具体,即作者将工作与自由二元对立。

其实我想说的自由,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上的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

这当然也不是作者的问题,他在书中也提到了二者结合的可遇不可求,甚至从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经历上来看作者的体悟是恰如其分且令人动容的,但是我心中那一块理想主义的角落仍有些自己的幻想。
正如作者在书中开头所说,没什么人会对于快递员这个职业真正热爱,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谋生罢了。这一点在作者的其它很多份工作上也有体现,而作者从事的漫画助手或者美编等工作,虽然说有出于真正热爱的成分但是实质的工作与他的理想还是有出入。
但是我认为在现在这个时刻来看,作者选择作为一名作家——虽然他在书中表示“不能通过写作谋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确实将工作与自由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也许作者未来确实可以靠稿费自给自足,并实现他心中的那个自由。
我想到了病房中作画的“渴望生活”的梵高,最近也在网上看到了不少将开源作为工作与人生爱好的程序员,现在这个年纪的我还是相信这种工作与自由相得益彰的可能性,也希望未来的我回头看也还是这种天真的想法。

评论